【🔗時代連結】「何奇財的『紀念品』」:台籍國軍

0
【🔗時代連結】「何奇財的『紀念品』」:台籍國軍
圖一 《民報》有關國軍招募台灣志願兵的報導與布告。(《民報》,1945年12月3日,第二版,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https://das.nlpi.edu.tw/handle/upsb8)

系列其他單元:01234編輯手記


文/羅國蓮

「台籍國軍」主要指二次大戰後,以國軍身分參與過國共內戰的台籍人士,又有「台籍老兵」、「戰後原台籍國軍」、「國共內戰中台籍國軍」、「滯留大陸台籍前國軍人員」等稱呼,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有長期滯留大陸的經歷。¹

國軍招募待遇「很優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國民革命軍第70軍、第62軍(含第95師)分別於10月17日、11月下旬抵達基隆港、高雄左營,接受駐台日軍的投降。抗戰結束後,政府考量財務嚴峻,為休養生息,曾下令停止徵兵一年。但隨著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大陸地區於1946年10月10日恢復徵兵,非主戰區的台灣則是招募青年從軍²,一直到1949年12月28日才全面實施徵兵。

國軍招募志願兵,除了在主要媒體上刊登公告,例如第70軍、第62軍於1945年12月先後在《台灣新生報》刊登「接收台灣志願兵公告」、「招募志願兵簡章」,也派人到各地張貼布告或口頭宣傳,這部分主要見於台籍老兵的口述。軍方吸引台籍青年從軍的方式,除了激發愛國心、榮譽感外,根據許昭榮、曾學佑、吳仁舜歸納老兵的調查、訪談資料,還有承諾實質的好處,主要有:每月薪資約2,000元;可學習國語,假日放假可回家,服務時間二至三年,而且軍隊不會離開台灣;退伍後有就業輔導,可到政府機關上班,甚至分發田產。³

圖二 第70軍於1945年10月17日登陸基隆港後,12月初就在《台灣新生報》連續兩天刊登接收公告。(《台灣新生報》,1945年12月5日至6日,第一版,國家圖書館‧全國報紙影像系統)
圖二 第70軍於1945年10月17日登陸基隆港後,12月初就在《台灣新生報》連續兩天刊登接收公告。(《台灣新生報》,1945年12月5日至6日,第一版,國家圖書館‧全國報紙影像系統)

對比1945年底國府文職公務人員最高等特任官的月薪800元,志願兵的「2,000元」可說是非常高的薪水。但就本文圖五報載第95師第283團第2營政治指導員黃希堯上尉,1945年底在公眾場合對招募志願兵的演講概要,僅提及「報酬」與「服役地區」二項:「每月給白米四十五斤、薪俸一百二十元、津貼一百元、伙食費三百元」,「對於本省人之志願者,絕對不派遣出省外」。如果就目前所找到軍方在主流媒體的公告,亦僅有「報酬」、「服役期限」二項出現在幾則公告中,例如圖一〈臺灣志願兵投效國軍服役事宜〉:「對志願兵之待遇入營後與國內徵補之士同等,其服役期限為兩歲年云。」圖三〈陸軍第62軍司令部招募志願兵簡章〉:「照兵役法規,初入伍以二等兵待遇。」〈陸軍第70軍政治部招考翻譯員〉:「除發食米○拾伍斤外,另支薪津臺幣六百元。」其中圖三的二等兵待遇,以1946年9月後而言,每月薪餉300元台幣、副食費12元、每日五支香菸,這與70軍翻譯員、95師志願兵的報酬金額皆低於「2,000」。此外,招募宣傳時未說明月薪是何種貨幣,士兵入伍後才發現是在大陸地區流通的法幣,若與台灣的貨幣換算,2,000元法幣實屬低薪;得到的軍餉只夠買牙膏、牙刷、香菸等用品。⁴而其他在許昭榮、曾學佑、吳舜仁的研究,或媒體上台籍老兵提及的「優渥條件」,沒有出現在上述報紙資料中。這些待遇上的落差,究竟是各地宣傳所傳達的訊息有誇大現象,抑或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出現訛誤,則已經不可考。

二戰結束後,由於美軍轟炸、戰火洗禮,台灣工農產業處於癱瘓狀態,加上高失業率與高通貨膨脹,使得人民生活困苦,因此「優渥」的待遇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根據許昭榮、曾學佑的調查、推估,第70軍大約招募了8,000名台籍兵,第62軍(含第95師)約3,000到4,000人,其他部隊如海軍技術大隊、整編21師等約1,600人,再加上吃空缺、遺漏呈報的人數,招募的台籍國軍總數保守估計約在15,000人。⁵

圖三 第62軍於1945年12月下旬,連續五天在《台灣新生報》刊登招募簡章。(《台灣新生報》,1945年12月23日至28日,第一版,國家圖書館‧全國報紙影像系統)
圖三 第62軍於1945年12月下旬,連續五天在《台灣新生報》刊登招募簡章。(《台灣新生報》,1945年12月23日至28日,第一版,國家圖書館‧全國報紙影像系統)

非自願前往大陸參與內戰

1946年,國共兩黨達成停戰協議,以及整編國軍、統編共軍為國軍的整軍方案,國軍開始縮編。第62軍改為整編第62師,下轄的95師亦整編為95旅;第70軍改為整編第70師,下轄139旅(轄277團、278團)與140旅(轄279團、280團),軍長陳頤鼎改任師長。不過1947年、1948年,整62師、整70師又陸續恢復原來番號;95旅亦恢復為95師,後又脫離62軍,稱獨立第95師。

1946年下半年,整62師、整70師被派往大陸作戰,以因應緊急戰況。有些台籍兵發覺部隊要調往大陸想逃離部隊,但他們的武器被沒收,營區外有大陸籍老兵武裝看守,到碼頭還出現以刀槍強押上船的情況。上船後有些台籍兵跳水逃跑,遭到掃射;有些則被關在船艙裡,直到遠離台灣才被放出來。⁶

圖四、圖五 第95師第283團第2營的招募廣告,以及此營政治指導員於1945年12月31日,在街民大會對招募志願兵的演講概要。(《民報》,1945年12月25日,第二版,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https://das.nlpi.edu.tw/handle/64gp7。《台灣新生報》,1946年1月4日,第二版,國家圖書館‧全國報紙影像系統)
圖四、圖五 第95師第283團第2營的招募廣告,以及此營政治指導員於1945年12月31日,在街民大會對招募志願兵的演講概要。(《民報》,1945年12月25日,第二版,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https://das.nlpi.edu.tw/handle/64gp7。《台灣新生報》,1946年1月4日,第二版,國家圖書館‧全國報紙影像系統)

1946年7月至9月,整62師(含95旅)分批由高雄港出發,前往天津、秦皇島,保衛華北地區。整70師在整62師離開台灣後,接下全台守備任務,分別駐防台中、高雄、鳳山等地;12月下旬,139旅、140旅也分別由高雄、基隆上船,前往上海,再到徐州,保衛華東地區。結果,獨立95師在遼西會戰塔山戰役中傷亡慘重,不少的台籍兵不幸戰死;62軍在平津會戰遭共軍擊潰全滅。整70師在1947年前往金鄉魚台(今山東濟寧附近)支援,140旅幾乎全滅;同年整70師在魯西南戰役遭到重創,師長陳頤鼎被俘;70軍在1948年徐蚌會戰全軍覆沒,未戰死的台籍兵大都遭到共軍俘虜。

不得已滯留大陸加入共軍

共軍對被俘虜的台籍兵採取懷柔政策,讓他們參加訴苦大會(訴說國民黨壞處)、政治課後,選擇留營或返鄉,返鄉者會得到路條、旅費及糧食。然而台籍兵大多只能選擇留營,有一部分是考慮回不去台灣、在大陸無依無親、獲釋後仍可能被國軍抓回作戰;另一部分則因有些部隊會限制家鄉在「解放區」的才可選擇返鄉,在「非解放區」的就必須參軍,此種限制使得台籍兵只能加入共軍。

1950年韓戰爆發後,滯留在大陸的台籍兵多依其志願,分配到各地工作,福建是最多人選擇居住的省分。許多台籍兵過了一段短暫安穩的日子,但在1951年開始的「三反五反」、「肅反」、「反右」、「文化大革命」一連串政治運動中,他們又遭批鬥、迫害,尤以文革為甚。

另有少部分的台籍兵,在國共內戰後成功返回台灣,有一部分是被共軍俘虜、不想留營,但未遇到前述「返鄉地區限制」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改造、學習後被釋放;有一部分是逃離共軍或不同原因離開國軍部隊,再自行設法回台者,只有小部分隨部隊撤退回了台灣。回到台灣的台籍兵,有的被視為逃兵、常被情治單位騷擾,或者又被再調去當兵。

逾40年終於看見返台曙光

1987年政府開放大陸返鄉探親,但滯留大陸的台籍老兵仍在禁止之列。而後由於梁實秋之女、錢穆之女因大陸籍身分,無法來台探病、奔喪,引發輿論反彈,迫使政府改弦易轍。1989年行政院制定《滯留大陸臺籍前國軍人員及眷屬返臺定居申請作業規定》,正式受理台籍老兵返台定居事宜,只是當中仍有許多不合理的規定,例如隨同返台定居的家屬以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為限。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除,1992年《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台籍老兵的成年子女終於有機會隨同父母來台。⁸

1994年,「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及遺族協會」成立,當過台籍日本兵、台籍國軍的許昭榮任創會理事長,積極爭取台籍國軍的權益──爭取榮民身分、爭取補償金、入祀忠烈祠、建造紀念碑。經過20多年的努力,雖然台籍老兵得到部分補償與權利,但與原本的訴求仍差距甚遠。例如1997年4月國防部正式公布《臺灣地區光復初期隨國軍赴大陸地區作戰人員撫慰金發給辦法》,早期返台人員一律給予新台幣20萬元撫慰金,其餘滯留大陸人員最高發給80萬元撫慰金,但對於撫慰金之名稱與金額,台籍老兵與國防部有著嚴重落差。而位於高雄、全台唯一一座紀念台籍國軍事蹟的歷史館「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曾一度面臨更名與拆除館區的命運,終因許昭榮自焚身亡才得以保存,但園區也因缺少社會關注、政府資源,維持運作頗為困難。⁹


注解

¹參見曾學佑,《台籍國軍血淚史》(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頁1、吳仁舜,《漂移的認同:「台籍國軍」認同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頁18。本文撰寫時主要參考的書籍,除曾學佑、吳仁舜的論文外,還有許昭榮,《台籍老兵的血淚恨》(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上述三書於以下注釋中分別簡稱曾書、吳書、許書。

²台籍青年還有強迫入伍的情況:一是被軍方強制抓入軍營的「拉丁」;二是「被騙」應徵非軍職工作卻被送至軍營;三是二二八事件後「躲避清鄉」,因參與過事件或擔心被牽連而加入軍隊;四是「被國軍強制接收」,主要指日本投降後,被國軍接收,卻因有專業技能被強制留用於大陸(海南島),無法復員回台的台籍日本兵。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曾在台招募、徵召士兵,而後調往中國、南洋一帶作戰。參見參見曾書頁9-11。

³參見許書頁28-29、曾書頁20-22、吳書頁37-39、許昭榮,〈一段被漠視臺灣兵參與「國共內戰」的辛酸歲月〉,林金田主編,《傷痕血淚:戰後原臺籍國軍口述歷史》(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6),頁293-294。

許昭榮《台籍老兵的血淚恨》是根據他對376名台籍國軍回卷調查結果,歸納國軍在台募兵的手段。曾學佑是運用八本前人出版的口述歷史專書進行研究,例如上述許書、花逸文《國共內戰中的台灣兵》、林金田主編《傷痕血淚》、《傷痕血淚【續錄】》、薛宏甫《台籍老兵的血淚故事》等。吳仁舜除參考上述許書、曾書說明招募手段外,也訪談了16位台籍國軍。

另外本平台〈國軍和共軍留給何奇財永遠的「紀念品」〉一文中,何奇財提到「說當兩年兵,回來會有土地給你」,第一個返鄉探親台籍老兵謝源拔亦云:「國軍七十師在台灣招兵,許諾說,當兵三年,不出台灣,退伍後可分配田地,或分發到公家機關去工作。」見許書頁30。在「軍隊不會離開」的部分,則有台籍老兵聽到「還可以去大陸旅遊」,這成為他報名參加志願兵的原因之一。見吳書頁48。

「特任官月薪800元」見於〈特任官八○○元委任最低五五元,公務員之官俸表〉,《民報》,1945年12月25日,第二版(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https://das.nlpi.edu.tw/handle/ypy3u)。

〈陸軍第70軍政治部招考翻譯員〉見於《台灣新生報》,1945年12月13日,第一版(國家圖書館‧全國報紙影像系統)。「○」為影像不清無法辨識之處。

本段對比公務員月薪、二等兵待遇、換算後為低薪的說明內容,參見曾書頁8-9。

參見許昭榮日文原著,周振英譯,《動盪時代的無奈──台籍老兵血淚故事》(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5),頁117、曾書頁15。

許昭榮曾於1993年至南京,向原整編第70師師長陳頤鼎,詢問在台募兵情況,陳云70軍大約8,000人,62軍大約3、4,000人。見〈雨花台下採訪七十師師長陳頤鼎〉,許書頁298、302。

⁶參見曾書頁18、許書頁39-40。亦有部隊在調往上海前,通知願意同去者可發3,000元安家費,但出現逃兵後,營區就被封鎖禁止外出。參見許書頁31-32。

⁷此小節參見曾書頁22-27、頁220-229「附件二-台籍國軍個人資料表-早期返台」。

⁸根據1992年9月《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的解釋,經國防部認可的滯留大陸台籍國軍,才能讓成年子女一同來台定居。參見曾書頁52。


參見吳書頁33-35。


參考書目

吳仁舜,《漂移的認同:「台籍國軍」認同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許昭榮,〈一段被漠視臺灣兵參與「國共內戰」的辛酸歲月〉,林金田主編,《傷痕血淚:戰後原臺籍國軍口述歷史》,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6,頁285-302。

許昭榮日文原著,周振英譯,《動盪時代的無奈──台籍老兵血淚故事》,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5。

許昭榮,《台籍老兵的血淚恨》,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

曾學佑,《台籍國軍血淚史》,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延伸閱讀

杜正宇、陳咨仰,【導論】〈時代狹縫下的臺籍國軍〉,杜正宇主編,《臺籍老兵血淚故事 第二冊【原民篇】》,高雄:春暉出版社,2012,頁00-4—00-13。

薛宏甫,〈戰後初期臺灣報紙期刊有關在臺部隊新聞〉,薛宏甫,《臺籍老兵的血淚故事》,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9,頁21-50。


系列其他單元:01234編輯手記

```

沒有帖子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