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中命懸一念間:虞珊梅女士憶往

367

【編按】

虞珊梅女士,1924年出生在浙江衢州,20歲時嫁給當時在衢州駐紮的團長魏蓬林(魏蓬林最後官拜第三軍少將軍長),跟著先生在大陸南北征戰,一路輾轉,在1949年底到了台灣。他們育有三子二女,長子魏之清曾任台糖高層主管,次子魏巍曾經擔任台糖總經理,三子魏崢則是國內知名的心臟外科權威醫生。

99歲的虞珊梅女士,在向本平台編採團隊憶述她的前半生故事時,提到曾經耳聞1940年代發生在家鄉的「衢州細菌戰」¹一些情況,以及逃避戰火的過程中,襁褓中長子幾乎落海的情景;戰爭中,生死常繫於轉念之間。

圖一 虞珊梅97歲生日時,子女為她慶生。右為兒子魏巍、左為魏崢。(虞珊梅女魏淑嫻提供)
圖一 虞珊梅97歲生日時,子女為她慶生。右為兒子魏巍、左為魏崢。(虞珊梅女魏淑嫻提供)

文/虞珊梅口述,李莉珩、陳淑美、廖文瑋整理
圖/虞珊梅、魏淑嫻提供

我的娘家是在浙江衢州十五里以外的郊區,是務農慈善的地主,住的地方叫「孔家大院」,因為衢州是孔子的第二故鄉,所以附近的人家幾乎都姓孔。我們家很大、很氣派,是兩棟兩層樓的宅院,各有前廳後堂。家裡有五個長工,我們家種了大片的黃豆、小麥、甘蔗、花生,也有養豬、養牛,就是一般農業社會裡的大地主。我家也是慈善之家,逢年過節總會放很多食物在屋外給窮人吃。

我十歲時開始讀書,剛開始是讀私塾,但沒多久日本人就來了,所以我的哥哥虞仁山和嫂嫂就帶著十幾歲的我,逃難逃到一個叫「坑口」的山上,暫住我哥哥的友人家。

我的父母留在衢州老家看守大宅院,沒有去坑口。兄嫂帶著我先搭船走水路,沿著烏溪江往上游去;到了一個岸邊,再走路上山,路程長達五十華里。我們雇人挑行李走山路,每個人只能帶兩件行李。過陣子日本人離開了,我們才下山回老家。印象中好像我去坑口逃難過兩次。

圖二 為了躲避日本人,虞珊梅跟兄嫂兩次從老家衢州逃難到「坑口」山上的路線圖。(截自Google map)
圖二 為了躲避日本人,虞珊梅跟兄嫂兩次從老家衢州逃難到「坑口」山上的路線圖。(截自Google map)

我們在坑口山上時,日本軍隊已經占領了衢州家鄉的村子,但有游擊隊經常跟日本軍對抗。有一次,日軍懷疑我家宅院裡藏有游擊隊,因此到我家把我父親扣押起來,經過到處搜索,沒有發現任何游擊隊的蹤影。最後日本人很不高興,踢了我父親一腳,雖然最後放了他,卻放火把我家宅院燒掉了大部分。

有關日本人1940年代對我家鄉衢州進行的細菌戰,那時我應該還在坑口,並沒有親身經歷。只記得我從坑口下山回到家時,有一段時間,看到家鄉村子裡有些男人肚子大大的,腳也是腫的、爛的,而且沒有藥可以醫,這些人不久就死了。

聽村子裡的人說,是因為日本人在水裏放了什麼細菌,男人下田時在池塘喝水,肚子就變大了。我外婆家裡好幾個男丁,還有舅舅的兒子都是這樣去世的。等到很多年以後我才知道,當年盟軍在衢州建有軍用機場,因為美軍轟炸了日本東京,日本人為了報復,就在衢州進行細菌戰。 

從坑口回家後,父母讓我去衢州市念現代新式小學「第二小學」,我從四年級讀起,後來又跳到念「師資培訓班」,總共念了六年。十九歲、二十歲時在當地擔任小學老師一段日子。

先前有人來我家說媒,我父親沒有同意。後來,當時駐紮在衢州的軍隊中,一位軍長在我家大宅院租房子,他的一位部屬還娶了我的外甥女,接著他們也把我介紹給當時的團長魏蓬林,父親同意了這門婚事。我們就在1945年結婚,當時我21歲。

圖四 新婚不久的魏蓬林夫婦。(虞珊梅提供)
圖三 新婚不久的魏蓬林夫婦。(虞珊梅提供)

我先生大我二十歲。我們結婚時,已是對日抗戰的末期。一結婚,我先生就離開衢州去打仗,過了八個月,日本投降了,我們才在江蘇團圓。接著國共內戰發生,部隊又跟共產黨作戰,一、兩個月後,他派人來衢州接我,從此我就跟著部隊南北征戰,再也沒有回過家鄉。我跟著先生的部隊去過江蘇、江陰、南通、如皋等等好多地方,後來又去到東北戰場。

在東北跟共產黨打仗,其中有一場錦州保衛戰,因為錦州有機場,共產黨要占領錦州,我先生的部隊以寡敵眾,打了勝仗。我們那時借住民房,我有孕在身,每天都能聽到屋外的隆隆砲聲,不久我的兒子魏巍出生,是戰火中誕生的孩子。

國共第二次戰爭,剛開始國軍是打贏的,後來國內外局勢生變,國軍由勝轉敗,最後只能一路向南撤退。魏巍出生沒幾天,我們就和部隊一起出了山海關,然後一路往南方撤退,印象中魏巍在兩歲前就經過了九個省。

後來部隊重新編組,我們一路從天津往南撤到江蘇、廣東等地。1949年初,我和一位傳令兵先到了海南島。我記得搭的大船在海口登陸時,因為風浪太大,無法靠岸,必須先從軍艦外的繩梯爬下來,再跳到接駁的小船,我手上抱著兩歲的大兒子魏巍,又帶著幾件行李。傳令兵本來怕我抱著嬰兒爬繩梯不穩,要我把兒子給他抱著;但我想了想,還是決定自己抱著小孩爬下大船。沒想到,傳令兵帶著行李反而掉進海裡。幸好傳令兵後來獲救,也幸好孩子是我自己抱著的。

1949年底,我帶著孩子從海南島搭船抵達屏東林邊,隨後我先生也和部隊從廣西經東海島輾轉抵達林邊,再轉往嘉義住了兩年。1950年魏崢在嘉義出生,接著我先生奉調第九師師長,師部駐在溪湖,我們全家遂遷往員林。此後我先生又歷經台中師管區司令、第十師師長、第三軍副軍長、代理軍長等職,於1965年退休。

回顧此生遭逢戰亂,諸苦備嘗,所幸在台灣的七十多年,得以遠離烽火,平安度過。

圖一 魏蓬林夫婦到台灣後,全家生活才逐漸安定。(虞珊梅提供)
圖四 魏蓬林夫婦到台灣後,全家生活才逐漸安定。(虞珊梅提供)

注解

¹1940年10月開始,侵華日軍731部隊多次在衢州等地以空中投撒的方式實施細菌戰,導致鼠疫、傷寒、瘧疾等流行性疾病爆發,是日軍在中國南方地區展開細菌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