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連結】兩種人生、一樣的鄉愁(二):赴日求學、糧食配給與70軍

🔗 時代連結:那些年,那些事,為何如此

621

系列其他單元:


文/吳昱佑

日治時期(1895-1945)殖民政府希望台籍精英多從事醫師、老師或其他能配合政府產業的技術工人。學者林玉体認為,這形成了戰後部分職業社會地位較高與台灣升學主義盛行兩種「後遺症」。也因為在台教育機會受到限制,留學海外成為另一選擇,而由於語言與距離之故,中國與日本「內地」成為台人首選,1920年代每年高達700至800餘名台籍留學生赴日求學,醫學、教育學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也連帶影響台灣人的生活,包括了糧食配給與台籍日本兵的徵募。據學者黃仁姿的研究,針對台灣作為殖民地的糧食管理體制,在1940年前後建構而成,1943年後出現節約島內米穀以送往日本的情形。1943年,日本頒定敕令608號〈海軍特別志願兵令〉,分別在台灣、朝鮮兩地招募海軍,至戰爭結束一共招募了11,000餘台灣人加入日本海軍。潘彩雲女士的親人們便是在上述脈絡中,歷經赴日求學、糧食配給與戰亡於異地。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甫結束,身為中國國民黨當局主持台灣接收要角的陳儀,為避免其他派系軍隊染指台灣,趁蔣介石精銳部隊忙於在中國各地受降之際,請求中央派與自己關係密切的70軍接收台灣。學者褚靜濤認為,由於70軍非蔣介石嫡系部隊,軍隊良莠不齊,留給台灣人國軍(即「國民革命軍」)紀律不佳的第一印象。而也就是這一支部隊改變了潘女士伯父潘溢煌(1926-1969,又名潘日紅)的一生。

1946年語言學家魏建功、許壽裳陸續赴台,分別成立了「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台灣省編譯館」等組織,國府的「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政策也逐漸展開,台灣人於是迎來學習新「國語」的挑戰。


延伸閱讀

1.專書
林玉体編著,《台灣教育史》,台北:文景,2003。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出版,2007。
褚靜濤,《二二八事件硏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2。

2.論文
吳敏文,〈抗戰名師——湘軍精銳第七十軍(上)(下)〉,連載於《文史天地》,2020(3)(4)(長沙,2000)。
李國生,〈戰爭與台灣人:殖民政府對台灣的軍事人力動員(1937~1945)〉,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1996)。
黃仁姿,〈戰爭與糧食:二戰期間臺灣糧食管理體制的建構(1939-1945)〉,《國史館館刊》,第52期(台北,2017)。


系列其他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