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連結】烽火中的青春歲月:衛生列車與《大捷日報》

🔗 時代連結:那些年,那些事,為何如此

485

系列其他單元:


文/汪琪、李權升

孫黃既白女士對於抗戰的記憶,紅十字會的「衛生列車」並不是重點、但它提供了孫黃女士與夫婿相識的機緣;「衛生列車」是什麼?戰爭期間,紅十字會又為什麼將有限資源投入衛生防疫?

答案是,1930、1940年代的中國大陸,除了征戰連年,還有疫病肆虐的問題。一方面大量人口移動、醫藥匱乏、衛生條件不佳,另方面日軍七三一部隊(正式名稱:關東軍防疫給水部本部)先後在浙江、湖南以及山東、廣東等地實施大規模細菌戰;當時僅湖南常德一地有記錄的死亡人數就達7,463人,散播的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傷寒、斑疹傷寒、痢疾等近十種之多。

中國紅十字會自清末成立以來,一直在各地擔任救災救護工作。抗戰開始後,該會將救護人員組織成救護隊,協助各戰區軍醫部門。1939 年以後,傳染病流行的情況惡化,病兵人數甚至超越傷兵人數,救護總隊因此開始推動防疫,大規模為軍民預防注射各種疫苗。

除經常性的救護組織,紅十字會並出動大批編制10~20人的流動醫療隊。依任務,醫療隊分為手術組、繃紮隊、汽車隊和X光隊,後來又發展出衛生隊──也就是文中提到的衛生列車、與醫防隊等,但形式大至不變。1940年底,醫療隊數目達到142個的高峰,但也因為待遇等問題,人員開始流失,一隊常不及10人。

此外文中提到的《大捷日報》,則是抗戰時期洛陽最具影響力的報紙。1938年6月,國府為了阻擋日軍西進,發動花園口決堤,河南省府由開封遷至魯山,然因當地貧瘠且交通不便,加之第一戰區長官駐紮在鄰近的洛陽一帶,使得洛陽成為抗戰時期相當重要的軍事、政治與文化中心。根據趙光潛記載,當時洛陽軍民不過10萬人上下,但新聞宣傳方面就有三家通訊社,包括中央通訊社、華北通訊社與河防通訊社;此外尚有四份以黑麻紙印刷的小型報紙,包括《河洛日報》、《行都日報》、《中原日報》、以及地方戰地報《陣中日報》。

1942年,湯恩伯擔任第一戰區副司令官,部隊駐守在河南、湖北、安徽交界處一帶。為了宣傳部隊政績,第十三軍軍長兼第一戰區政治部主任的張雪中,創辦《大捷日報》,為一份以白麻紙印刷、對開的報刊。由於這份刊物是由軍方所主持,也使得該報比前述幾份小報更具優勢。例如在人力動員方面,由第一戰區政治大隊成員擔任記者,因此常有獨家的長篇戰事報導,更可直接採訪各地指揮官;經費由軍方負擔。不僅如此,報社還擁有自己的電台收報,也提供中央通訊社電台台長李振如些許補貼,進而取得不少獨家報導。種種因素使得《大捷日報》發行量直線上升,一度達到四千多份,遙遙領先當時其他小報,可說是洛陽當地取得外界消息的重要來源。在組織結構上,該報由段念茲擔任社長、榮毓成擔任總編輯,本文訪談對象孫黃女士擔任副刊主編,夫婿孫路則為印刷廠長。

1944年湯恩伯部隊在豫中會戰失利,5月日軍佔領洛陽,報社因此裁撤,成員各奔東西。1


延伸閱讀

何邦立,〈林可勝與紅十字會風潮〉,《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第 21 期,2016 年 12 月,頁34。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共同編寫委員會編,《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2005香港第一版。

張建俅,〈抗戰時期戰地救護體系的建構及其運作──以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為中心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2001年12月。

趙光潛,〈回憶《大捷日報》〉,收於政協洛陽市老城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老城文史資料.第五輯》(洛陽:政協洛陽市老城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頁28-31。


注解
1趙光潛,〈回憶《大捷日報》〉,收於政協洛陽市老城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老城文史資料.第五輯》(洛陽:政協洛陽市老城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頁28-31。


系列其他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