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連結】「小飛虎死裡逃生」:由飛虎隊解讀陳炳靖經歷

🔗 時代連結:那些年,那些事,為何如此

709

系列其他單元:01-11-2234


文/李權升

抗戰初期,中國空軍面臨了幾項重要難題。首先為缺乏財力添購各項設備;再者,中國空軍的組成則相當複雜,除了有來自中央空軍官校畢業生外,另有一群來自各省分的空軍,因此1940年代以前,經常可見到中國的軍方司令部與地方空軍部隊發生摩擦,也導致中國空軍指揮體系在抗戰初期遲遲無法統一。

此外,中國雖然從1930年代起,即邀聘了來自義大利、蘇聯、美國、德國等國的軍事顧問團協助訓練空軍,然因各國訓練程度與方式不一,且使用裝備不同,使得這些經訓練後的中國空軍往往無法有效發揮戰力。1而在外國軍事援助方面,1937年10月,曾有一批外籍飛行員於漢口組成空軍第十四隊參加作戰,但不久即因部隊紀律不彰,以及不聽命空軍指揮系統等問題,而在1938年3月遭到裁撤。同一時期,在1937年11月,尚有來自蘇聯的軍事顧問團與志願隊來到中國協助作戰,但最終則因日蘇雙方在1941年4月簽訂中立條約,而中止援助2

為了解決上述困境,國民政府因此委託擔任筧橋中央航空學校顧問的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 1893-1958)赴美招募飛行員與洽購戰鬥機。陳納德返華後,即在1941年8月成立「中華民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係一支完全採用美式教育及裝備的空軍部隊,主要協助滇、緬地區的空戰作業。由於該志願隊取得相當不錯的戰果,使得後人經常以其隊徽圖樣,稱之為「飛虎隊(Flying Tiger)」,而這個名字也將持續沿用至後續幾個階段。

1941年底日軍發動珍珠港事變,至此美國正式對日宣戰,並逐步增加對華援助。1942年7月,志願隊合約到期解散後,改由「駐華航空特遣隊(China Air Task Force)」接手負責保護駝峰空運路線與支援作戰等各項任務。1943年3月,華府為了加強中國空中作戰能力,決定擴編部隊規模,改成立「第十四航空隊(Fourteenth Air Force)」,底下轄有「中美空軍混合團(Chinese-American Composite Wing)」,以及戰鬥、轟炸、地勤、修護等單位。3

回顧本文中陳炳靖先生的參軍經歷,1941年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後,在此基礎上,中國軍校生因此得以前往美國接受戰術訓練。而本文主角陳炳靖先生即是1941年10月首批赴美的學生之一。1942年結訓後,陳炳靖先前往印度的英國皇家空軍機場接受P66型戰機訓練後,之後才回到中國執行後續任務。而其所屬的第 23 驅逐機大隊 75 中隊,即是延續特遣隊時期的第23大隊。4

日軍為了封鎖國外援助物資從越南海防進入中國雲南,在1940年9月23日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此後該地區名義上雖屬法國維琪政府,實際上是由日軍所控制。5為了突破日方的封鎖,1943年10月,陳炳靖在一次執行轟炸海防港的任務中,因飛機尾翼中彈而失事墜落,雖然後續為法軍所救,但因當時法國維琪政府與日方簽有戰俘引渡條約,因此法軍必須將陳炳靖交予日軍,此後日軍又將陳炳靖押解離開越南,途中經過廣州、台灣、上海等地的戰俘營,最終關押在南京老虎橋監獄。

陳炳靖先生在回顧自己成為戰俘期間所面臨幾次生死交關的經歷時,多次提到自己在南京監獄受到台籍日本兵的暗中相助,這段經歷提供我們機會,重新檢視戰時台籍日本兵被視為「協力者」的論點;顯然其背後存有相當複雜的面貌。6

整體而言,過去有關於飛虎隊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討論其輝煌戰果如何振奮民心士氣,以及各項轟炸任務如何左右戰爭局勢發展。然而透過陳炳靖先生對於九次劫難的回憶,反而讓讀者看到在這些崇高理想或道德框架之下,人們面對戰爭的無奈,以及戰爭對個體的生理與心理層面上,所帶來的長遠負面影響。


延伸閱讀

  1. 學位論文
    陳頌閔,〈太平洋戰爭時期中美航空教育的合作(1941-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20。
  2. 專書
    翟永華,《中國飛虎:鮮為人知的中美空軍混合聯隊》,台北:知兵堂,2008。(書中內容亦可至「中國飛虎研究學會」官網檢索,http://www.flyingtiger-cacw.com/index.htm。)
    鍾淑敏,《日治時期在南洋的台灣人》,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0。
    袁梅芳,《中國遠征軍:老戰士訪談錄II》,香港:青森文化,2017。
  3. 網路資源
    馬有成,〈虎翔天際:鏖戰藍天的Flying Tiger〉,https://www.archives.gov.tw/alohasImages/69/search.html

注解

1陳頌閔,〈太平洋戰爭時期中美航空教育的合作(1941-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20),頁85。
2馬有成,〈虎翔天際:鏖戰藍天的Flying Tiger〉,https://www.archives.gov.tw/alohasImages/69/search.html, 擷取日期:2022年7月8日。
3馬有成,〈虎翔天際:鏖戰藍天的Flying Tiger〉,https://www.archives.gov.tw/alohasImages/69/search.html, 擷取日期:2022年7月8日。陳頌閔,〈太平洋戰爭時期中美航空教育的合作(1941-1945)〉,頁85-86。
4翟永華,《中國飛虎:鮮為人知的中美空軍混合聯隊》(台北:知兵堂,2008),頁25、477。
5鍾淑敏,《日治時期在南洋的台灣人》(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0),頁473-475。
6有關陳炳靖先生被關押的詳細經歷,可進一步參考:翟永華,《中國飛虎:鮮為人知的中美空軍混合聯隊》,頁478-491。袁梅芳,〈陳炳靖:長青飛虎述戰績,九死一生頌天恩〉,《中國遠征軍:老戰士訪談錄II》(香港:青森文化,2017),頁28-53。


系列其他單元:01-11-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