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命鴛鴦 異地逢春

319
圖一 民國33年,父親和父母兄妹唯一的全家福。
圖一 民國33年,父親和父母兄妹唯一的全家福。

另一篇關於黃翠華母親黃曾雲子的故事可以按此


/黃翠華口述、陳淑華整理
圖/黃翠華提供

父親與母親的結合,正應了一句話「有緣千里來相會」;而將他們緊緊栓在一起,最直接,簡易的理由竟是:我們都是廣東人,以後可以一起回家鄉!當然,最後,他們都失望了,都老死台灣,也開枝散葉於台灣!

父親黃炯耀,廣東南海縣橫江鄉人;母親黃曾雲子,廣東揭陽人,同齡,大同鄉,但成長背景不盡相同。母親是家中老大,從小進出海內外,精明幹練,無所不能;而父親,是家中十個手足中的老四,為了供傑出的二哥及二嫂讀大學,一直和家人在老家種田、養豬、經營炮竹業店鋪。

日寇侵華,是父親今生遭逢的第一次大浩劫,屍陳遍野,先祖的心血盡付東流。民國32年,廣東大饑荒,食物罕缺,鄉人都拔野菜、樹皮充飢;有辦法、能逃的,都逃了。而那時,祖父在香港已很少返鄉,祖母歷經戰亂,憂患成疾,一家人坐困愁城;更悲慘的是,紅匪又來了。紅色政權認定父親家是地主,要批鬥。大伯那時身罹肺癆病重,自告奮勇代表家人出來接受批鬥。一人一磚,石塊橫飛,大伯就那樣,在鄉人面前,活活被打死。

災厄連連,時局越加動盪不安。而在此之前,二哥和二嫂已從上海到台灣,一起任職於經濟部金銅礦物局;畢業於中央電機大學的二哥,出任電器工場主任。為了替黃家多留一門香火,病弱的祖母要父親到台灣找二伯。他於是東躲西藏,輾轉去了香港,在與祖父會面後,父親於民國38年2月22日,獨自搭船來台。

圖二 祖母梁少瓊。
圖二 祖母梁少瓊。
圖三 民國37年父親在廣東市郊東。
圖三 民國37年父親在廣東市郊東。

父親時年24。來台後與二伯父一家同住,在水南洞金銅礦物局(台灣金屬礦業公司前身)化驗室上班,也因此結識了母親。父親歌喉好,多才多藝,加上又是鄉里鄉親的,不怕將來反攻大陸後可能會勞燕分飛,兩人不久後便結婚了。

圖四 民國39年1月,北市寧夏路,父母親結婚,舅舅家留影。
圖四 民國39年1月,北市寧夏路,父母親結婚,舅舅家留影。
 圖五 民國38年父親在陰陽海撿的不銹鋼塊,好奇留下來,做成頂針、領帶夾,向母親求婚。
圖五 民國38年父親在陰陽海撿的不銹鋼塊,好奇留下來,做成頂針、領帶夾,向母親求婚。

 

婚前,為了追求母親,父親很快便受洗成為基督徒。婚後,夫妻倆更是全心全力投入傳教工作。外籍傳教士每個週末上山來,住他們家;週日,在水南洞、金瓜石、九份教會做禮拜,父親負責翻譯;幾乎所有的教會活動與會友間的事務,全都由他倆扛起。來台前,父親只會說廣東話,能說、讀、寫英文,此時,國、台語都能琅琅上口了。

圖六 民國38年父親參加聖詩班。
圖六 民國38年父親參加聖詩班。
圖七 父母親參加教會主日學活動。
圖七 父母親參加教會主日學活動。

從金銅礦物局化驗室轉到鐵工廠工作後,因工傷,父親瞎了一隻眼。那段療治過程十分艱辛。當時交通不便,從水南洞到台北,來回兼治療,要耗去三天時間,後來經教友介紹,才終於裝上了義眼,父親也轉到變電所上班。在變電所裡,父親經常一身油汙,累倒,「睜眼」躺平睡覺。同事們不知那是義眼,總以為他沒在睡!

 圖八 父親彈吉他,自娛娛人。
圖八 父親彈吉他,自娛娛人。

多才多藝的父親不受窘困的身心環境影響,依然樂在每一個當下:參加聖詩班,司琴,玩各種不學自會的樂器;游泳,跳水,畫畫;還學會用配給來的麵粉和奶粉等,做蔥油餅、饅頭、水餃、包子、麵疙瘩等等,十八般武藝,無一不通。

 圖九 父親和母親自彈自唱。

圖九 父親和母親自彈自唱。

為了貼補家用,於正職及教會活動外,父親還在當時5町目,約25坪住家的山上大水池旁,種菜、賣菜;為了省柴火錢,到鐵軌旁撿拾掉落的煤炭、倒爐渣時落地的煤炭,自做煤球,忙上好幾天,搬進搬出曝曬;隨後,自己研孵小雞,製作大型孵蛋箱,賣雞蛋、小雞、賣飼料、代孵小雞、賣雞肉等等,只要是能賺到一點利潤,改善生計的,無所不做。每天工作十餘小時,為家庭,父親無怨無悔地付出。

也是因為有那麼好的體力,在奔忙生活之餘,還能用巧手,整修聖經,一本本,從破損到美觀又牢固,讓人佩服。

我的父母親,在最艱險的歲月避難來台,用心用力過日子。在新的家園裡,逐步品嚐到安定,和樂,團圓,又衣食無缺的生活。父親活到85歲,母親享年83。他們的人生,就像是九彎十八拐的道路,那條興建於1905年,日本人稱之為七曲大彎的產業道路。想當年,陪同傳教士,從水南洞走到公路上,多少次了,父親總能在某個角度上,眺望到那掙脫雞籠,獨立在外的石雞子。

圖十 在金水公路才能看到的石雞子在水南洞面向基隆山左側看到的。
圖十 在金水公路才能看到的石雞子在水南洞面向基隆山左側看到的。

基隆山,像極「雞籠」,而我的父母親,就是那石雞子。逃離烽火連天的大時代雞籠,獨立於深山中,堅忍不拔,不畏風吹雨打。他們如石雞子般,將永遠屹立於子孫的心目中。感念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父母親,在台灣,生養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