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俘營|木柵戰俘營

70
空拍全景木柵戰俘營
空拍全景木柵戰俘營

戰俘營:木柵戰俘營
使用期間:1943年6月24日1945年1月22日

現址為台北市私立再興中學前方,也就是台北市木柵路一段355巷尾斜坡。因外國人高鼻子,當時附近居民稱此戰俘營附近為「啄〈喙〉鼻仔嶺」。

14名最高階將官、總督、法官和勤務兵共28人,於19443年6月24日抵達木柵戰俘營。這是座木造獨棟長方形建築,中央走道兩側各有8個小房間。2位將軍合住一間,內有搖椅、竹床和桌子;隨從們共住一間大房。不久之後,荷駐印度陸軍總司令貝克(Tjalling Bakker)中將、英屬北婆羅洲總督史密斯(Charles Smith)和他們的隨從也跟著抵達。這個特殊的第5分所,總共只有16位最高階戰俘和勤務兵共32人。

最高階戰俘們不需要工作,勤務兵僅從事園藝等雜務。優渥的待遇,目的是要他們配合日軍的宣傳。日本台灣戰俘營總指揮官佐澤上校,曾多次拜訪戰俘營,想說服溫萊特軍寫信給羅斯福總統,說美國沒有必要繼續打仗,但未得逞。之後,佐澤還說美國紅十字會安排製作一部關於溫萊特和金少將的談話新聞影片,起初溫萊特拒絕,後來告訴佐澤,在改編劇本的前提下可以受訪,影片內容至少可讓美國觀眾瞭解戰俘們的處境。影片是拍攝了,但並未交送紅十字會。

1944年10月,這些最高階戰俘離開台灣,經日本前往滿州的奉天戰俘營,再被轉送至遼源戰俘營,直至日本投降。木柵營閒置了2個月後,金瓜石戰俘營的15位受傷戰俘,於12月6日被轉移到到此休養。

1945年1月22日,這15位傷俘被轉送到大直戰俘營,木柵戰俘營同日關閉。

木柵戰俘營平面圖,St. Louis Post Dispatch. P. 1 18C。
木柵戰俘營平面圖,St. Louis Post Dispatch. P. 1 1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