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連結】鄭將軍的相片:淞滬會戰、長沙會戰以及海南島保衛戰

🔗 時代連結:那些年,那些事,為何如此

138

文/李權升

本文記錄了鄭幹棻將軍自1920年代投身軍旅後,於抗戰時期參與淞滬會戰、長沙會戰,以及國共內戰後期的海南島防守與撤退等種種經歷。

自1930年代中期以來,國民政府就對不久後可能發生的大規模中日衝突有所戒備,並據此擬定一系列戰略。1937年8月13日,國府決定主動發起攻勢,包圍日軍在上海市區的各個據點。此時,蔣介石的目的是希望將戰事從華北引到華東,因此選擇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區,一方面是希望引起租界列強注意,讓各國出手干涉調停,為中方爭取時間;另一方面則有意防範日軍從華北一路沿著平漢線南下、攻打武漢,造成中國一分為二的局面。

圖一 松滬會戰中,上海市內國軍的一個輕機關槍陣地。(http://www.museumsyndicate.com/item.php?item=66454)
圖一 淞滬會戰中,上海市內國軍的一個輕機關槍陣地。(http://www.museumsyndicate.com/item.php?item=66454

隨著戰事規模逐漸擴大,中日雙方皆在戰場上投入大量人力與資源,但最終國府仍因當時軍事實力與日軍有所差距而不敵日方,於當年11月自上海撤退。但整體而言,這場維持三個月的戰役卻對國府至關重要,這是因為淞滬會戰不僅粉碎日本「速戰速決」的計畫,更讓中央政府有效爭取到原先分散各地的軍閥支持以及來自國際的聲援,對日後戰局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¹而時任19路軍副團長的鄭幹棻,即負責防守溫藻濱地區,奮力抵抗日軍攻擊。

而文中提到的另一場戰爭——長沙會戰,則是日方在1938年10月武漢會戰結束後,因前期戰爭發展不如其原先設想,因此改以固守武漢佔領區為目標,到了1939年8月底,甫接任內閣總理大臣的阿部信行,決定進攻長沙,希望藉此取得軍事及經濟優勢,因此分別在1939年9月14日至10月14日、1941年9月7日至10月19日、以及1941年12月19日至1942年1月15日三度進犯長沙。對於蔣介石而言,此時日軍進攻長沙,無疑是為了打擊國府士氣,但隨著國軍在第九戰區司令薛岳的領導下,成功阻擋日軍三次猛攻,不僅守住西南及東南大後方,也牽制住日本軍事行動在中國的進展。最重要的是,這三次大捷不僅有助提升國民政府在國際上的聲望,更促成國府日後陸續取得英、美等國的軍備援助,對後續戰事影響甚鉅。²

抗戰勝利後,鄭幹棻參與了廣東地方的行政與軍事重建工作,然而隨著國府在國共內戰中失利,此時與雷州半島一水之隔的海南島基於地緣之便,成為不少「粵系」與「桂系」國軍部隊後撤的重要據點。尤其1949年10月廣州淪陷後,時任廣東省主席的薛岳決定將省府遷往海南島。同年底,代總統李宗仁任命薛岳為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岳再任命鄭幹棻擔任海南防衛總司令部副參謀長,統管島上八萬名國軍部隊,並著手規劃海南島的防衛計畫。

圖二 1950年4月4日,美國駐華武官Colnel David Dean Barrett包瑞德上校(前排左二)訪問海南島海口,時任海南防衛總部副總司令兼參謀長的鄭幹棻(前排左一)陪同。
圖二 1950年4月4日,美國駐華武官Colnel David Dean Barrett包瑞德上校(前排左二)訪問海南島海口,時任海南防衛總部副總司令兼參謀長的鄭幹棻(前排左一)陪同。

然而根據近期研究,儘管1950年初台北高層仍將海南島納入軍事部署要地,但事實上為有效鞏固在台的各項資源,蔣介石早在1950年1月就已開始著手研擬海南島的撤退計畫。考量其背後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海南島的軍政是以粵系及桂系將領為首,進而形成海口與台北在相當程度上各自為政、且雙方都有意爭取美國援助的窘境;再者,由於海南島距離雷州半島僅有20公里,若戰事真的發生,則在台國軍也無法即時支援。與此同時,共軍吸取前年古寧頭戰役失敗的教訓,經過幾個月的訓練與重新調整戰略後,終於在1950年4月17日自海南島北部登陸,與國軍發生激戰。隨著共軍增援部隊不斷到來,國軍失去了對瓊州海峽的控制權,因此到了4月底,蔣介石向薛岳下達撤退令,5月初海南島上的軍民與物資遂自榆林港輾轉來台。³


注解

¹傅應川、岩谷將、洪小夏,〈重探八一三淞滬會戰〉,收於郭岱君主編,《重探抗戰史(一)》(新北:聯經,2022),頁295-349。

²容鑑光,《長沙三次會戰》(臺北:國史館,1990),頁1-4。寇玉如,〈山河血淚、寸土必爭:扭轉局勢的長沙會戰〉,https://www.archives.gov.tw/alohasImages/73/search.html,擷取日期:2022年6月5日。

林孝庭著、黃中憲譯,《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新北:遠足,2017),頁181-186、202-204、222-224。詹康,〈民國39年海南島撒退〉,http://www3.nccu.edu.tw/~kangchan/essays/Essay_20180610.html,擷取日期:2022年9月8日。


延伸閱讀

傅應川、岩谷將、洪小夏,〈重探八一三淞滬會戰〉,收於郭岱君主編,《重探抗戰史(一)》(新北:聯經,2022),頁295-349。

容鑑光,《長沙三次會戰》(臺北:國史館,1990)。

寇玉如,〈山河血淚、寸土必爭:扭轉局勢的長沙會戰〉,https://www.archives.gov.tw/alohasImages/73/search.html, 擷取日期:2022年6月5日。

林孝庭著、黃中憲譯,《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新北:遠足,2017)。
詹康,〈民國39年海南島撒退〉,http://www3.nccu.edu.tw/~kangchan/essays/Essay_20180610.html,擷取日期:2022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