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亂時代牽動台港中交流的孤本劇本

862

圖一、圖二 粵劇作家駱錦卿《終天恨》及《寒梅儷影》手抄劇本的封面及封底。
圖一、圖二 粵劇作家駱錦卿《終天恨》及《寒梅儷影》手抄劇本的封面及封底。

【編按】

在方言劇來說,台灣民眾最熟悉的莫過歌仔戲了,但是以廣東和香港為根據地的粵劇無疑也是十分突出的一環。起於明朝的粵劇,足跡廣佈東南亞的華僑社區。在1920、1930年代的發展高峰時期,粵劇曾經有近百名編劇、四、五千個劇本,具有規模的戲班也有36個。戲班中有「省港第一班」之稱的是「人壽年」,而駱錦卿(1890─1947)不但是人壽年的經理和舞台設計,也是它的靈魂編劇。

透過人壽年,駱錦卿對粵劇文化的影響不言而喻。然而一切榮光在戰亂中煙消雲散,以至於「一代編劇」在晚年落得貧病交迫,抗戰勝利未久便悄然辭世,作品留存下來的也寥寥無幾,本文介紹的,是極少數劇作中的兩冊。


文/陳淑美
圖/台灣民間藏家提供

這兩部毛筆手抄粵劇劇本,牽動了兩岸三地在動亂時代的交流。

由一位台灣民間藏家¹私藏的粵劇毛筆手抄劇本《寒梅儷影》(一冊)、和《終天恨》(上、下)是民初粵劇編劇家駱錦卿(1890年代-1947)的作品。它的重要性在駱錦卿是粵劇最鼎盛時期(1920-30年代)重要戲班「人壽年」劇本的主要編創者,曾創作百部以上膾炙人口的劇作,但由駱錦卿具名的文本或遺物甚少,以致於後世對駱錦卿的資料整存及研究很難推展。

根據《香港戲曲研究通訊》第36期(2012年8月20日)的報導,目前兩岸三地傳世的駱錦卿具名的劇本甚少。目前臺灣民間收藏家提供給民間史料數位平台拍攝圖片的這兩套劇本,被《香港戲曲研究通訊》認為是駱錦卿傳世極為難得的劇本,《香港戲曲研究通訊》甚至以此兩劇本為主要圖片,策劃「民初粵劇名編劇作家 駱錦卿逝世六十五週年紀念專輯」。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一帶,此兩劇本是怎麼帶到臺灣來?據收藏劇本的收藏家表示,民國39年,劇本係由有「文藝之父」美譽的張道藩(1897-1968)帶到臺灣,張道藩過世之後,輾轉流入民間。

張道藩出生於貴州,歷任包括立法院長等國民政府要職,²但他也曾創辦國立戲劇學校,成立中國文藝社,並任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文藝協會理事長等職,對戲曲、美術等藝術都有深入研究,也是京劇在臺灣成為國家保護劇種的重要推動者,張道藩還曾修編劇本,著名京劇大師齊如山的手抄劇本《句踐復國》就有許多他的眉批。

圖三 張道藩先生。(民國26年2月東南日報新廈落成紀念特刊,來自維基百科)
圖三 張道藩先生。(民國26年2月東南日報新廈落成紀念特刊,來自維基百科

駱錦卿這兩部毛筆手抄劇本,創作於民國13年(1924),原劇本長23公分,寬12公分,近300頁,每頁約300字左右,以毛筆字直行方式書於駱錦卿專用字箋上。封面刻畫松柏及白鶴,有「松齡鶴壽」長青的意味。兩部手抄本的封面在劇名上方各註有「哀情豔劇 寒梅儷影」、以及「悲情豔劇 終天恨」字樣,封底印署新劇「此書珍藏 切勿遺失」,以古籍線裝形式裝訂。封面封底皆有版畫,由駱錦卿親手製作而成。《寒梅儷影》的劇本內容敘述一位貴州巡撫之子婚姻愛戀的家庭倫理劇。《終天恨》則因手抄本年代久遠、紙張脆弱,藏家未提供翻閱,故內容不詳。

圖四 手抄本似以古籍線裝形式裝訂。
圖四 手抄本似以古籍線裝形式裝訂。

劇本收藏者認為,1950年代以前,香港雖屬英國管治的殖民地,但香港人於中港邊界可以來去自如,國民黨人在香港的活動幾乎與抗戰時期上海租界的情況相同;加上中英當年是抗日盟友,因此廣東的不少藝文人士,如麥嘯霞及簡又文也親近國民黨,或為黨人,推想因此之故,1940年代末,不少粵東文物隨國民黨政權遷台而運至寶島。

兩部老粵劇劇本說明動亂時代兩岸三地的交流,也因緣際會地留下粵劇戲曲史重要曲人的劇本資料。


注解

¹本平台尊重該收藏家不公開姓名的意願。

²張道藩除擔任立法院長,也曾任國府中央組織部、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央海外部部長、交通、內政、教育各部常務處長,以及立法委員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