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英烈的日子.葛敦華4】執行奪回馬賽港的龍騎兵行動

126
圖一 運載美國傘兵前往法國南部以執行龍騎兵行動的二架美軍C-47運輸機。(來源:維基百科)
圖一 運載美國傘兵前往法國南部以執行龍騎兵行動的二架美軍C-47運輸機。(來源:維基百科

本文摘自許劍虹著,《那段英烈的日子:中日戰爭勇士餘生錄》一書中之第137─158頁,〈反攻諾曼第的海軍槍砲官──葛敦華〉,金剛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出版。

系列其他單元:123


文/許劍虹原著,滕淑芬、羅國蓮編輯
圖/羅國蓮翻拍自《那段英烈的日子》

伴隨著盟軍在諾曼第建立的灘頭陣地被鞏固了下來,「搜索者號」也於6月底南調直布羅陀(Gibraltar),每天派出第882中隊的F4F戰鬥機掩護地中海上航行的盟軍船隊。只是當時葛敦華還不知道,另外一場針對法國南部的大規模兩棲登陸行動已經在醞釀當中。

原來按照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將軍的建議,盟軍在法國北岸發起「大君主行動」的同時,還要在法國南岸發起「鐵砧行動」(Operation Anvil),以鉗形攻勢南北包抄並驅逐徳軍。然而這個極具野心的宏大計畫,最後因盟軍缺乏足夠發起兩場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的資源而作罷。

德軍的頑強抵抗,雖然一度給進攻康城(Caen)的英國與加拿大軍隊帶來重挫,但是在美軍壓倒性的空中支援下,法國北部的戰局進入8月以後被穩定了下來。正當盟軍準備反攻法國首都巴黎之際,「搜索者號」也被納入英國皇家海軍的第88特遣隊(TaskForce 88),準備投入另一場改變歐洲命運的兩棲作戰。

這場名為「龍騎兵行動」(Operation Dragoon)的作戰,以奪回馬賽(Marseille)還有土倫(Toulon)兩個港口為主要目標。一旦這兩座港口被打通,盟軍的物資將源源不斷的流入法國。由戴高樂(Charlesde Gaulle)將軍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不僅將從德軍手中解放祖國,並推翻做為納粹附庸國的維琪政府。

「龍騎兵行動」於8月15日正式展開,「搜索者號」以第822中隊的「野貓式」戰鬥機掩護美國陸軍第7集團軍的登陸行動。其他參戰的航空母艦,還包括了「攻擊者號」(HMS Attacker)、「總督號」(HMS Khedive)、「追趕者號」、「皇帝號」、「獵人號」(HMS Hunter)與「追蹤者號」(HMS Stalker)。

得到英軍有力空中支援的美軍與自由法軍,在登陸的第一天就將94,000名士兵與11,000輛汽車送上了岸。恰巧德軍又將主力部隊北調去阻擋由諾曼第海岸一路南下的美英聯軍,所以在法國南岸登陸的美法聯軍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就推進了20英哩。

接下來一直持續到8月23日為止,從「搜索者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野貓式」戰鬥機不斷低空進入戰場,為美軍戰友掃除障礙。來自第822中隊的飛行小將們,也因為在「龍騎兵行動」中展現出的非凡勇氣而再度獲得嘉獎。更值得一提的是沒有一架第822中隊的F4F在炸射法國南岸目標的過程中被擊落。

盟軍登陸法國南岸,不僅解放了馬賽、土倫與里昂,而且還刺激了巴黎市民發起反抗德軍的大規模起義。最後巴黎德軍守將迪特里希‧馮‧柯爾提茲(Dietrich von Choltitz)見大勢已去,決定拒絕執行希特勒命令他與法國首都玉石俱焚的命令,轉而向盟軍投降。

8月24日,自由法軍第2裝甲師第9連的「雪曼」戰車,伴隨著《馬賽曲》(LaMarseillaise)的歌聲開入巴黎。隨即戴高樂將軍接管巴黎,並在「一個法國」的口號下,以自由法國的人馬為班底建立了取代維琪法國的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德國對法國長達五年的佔領,就此被畫上了句點。

全程參與「大君主行動」與「龍騎兵行動」的葛敦華,雖然不曾與德軍面對面交戰,但他仍然為法國的光復盡到了身為海軍軍官的一己之力。參加這兩次作戰行動後,葛敦華看待戰爭的格局已由原本的野戰戰略迅速提升到了國家戰略。

原來羅斯福與邱吉爾光復法國的目的,並不只是單純要將希特勒的影響力趕出西歐,同時還要為蘇聯在歐洲大陸上的擴張設一個停損點。畢竟在德國佔領下的法國,並不是只有戴高樂領導的抵抗運動存在,同時也還有共產黨的游擊隊。這些法國共產黨人,很可能響應史達林的號召成為紅軍打入西歐的急先鋒。

事實上在「龍騎兵行動」執行後不久,法國共產黨便主導了巴黎的大規模暴動。他們期待盟軍與德軍在巴黎展開大規模巷戰,讓戰火將這座擁有10,000年歷史的法國首都徹底摧毀掉,以動亂來製造有利於共產黨發展的戰後社會環境。所幸法國共產黨人的如意算盤,還是因為得不到德軍守將柯爾提茲的「配合」而付諸東流。

其實一開始,邱吉爾並不贊同發起「龍騎兵行動」。他認為最有效率牽制史達林的做法,是把登陸作戰的戰場設在巴爾幹半島,以防止羅馬尼亞油田通通落入蘇聯紅軍的掌控之中。不過邱吉爾的這項建議,最後沒有得到羅斯福總統與馬歇爾將軍的支持。

於是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現了東歐國家集體加入蘇聯領導的華沙公約組織(Warsaw Pact),西歐國家集體加入美國領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彼此對抗的冷戰局面。所幸「龍騎兵行動」獲得採納,法國才沒有面臨像德國那樣被強迫一分為二的局面。

圖二 巴黎民眾齊聚香榭麗舍大道(Champs-Élysées),歡迎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軍與盟軍重返法國。
圖二 巴黎民眾齊聚香榭麗舍大道(Champs-Élysées),歡迎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軍與盟軍重返法國。

迎接二戰勝利

正當葛敦華跟著「搜索者號」的全體船員一起解放法國的同時,英國皇家海軍與空軍不曾停止過一刻獵殺「鐵必制號」的行動。為了擊沉這隻超級巨獸,他們總計發起了9次的空中襲擊。直到1944年11月12日,來自皇家空軍第617與第9中隊的「蘭卡斯特」(Lancaster)轟炸機,才成功把「鐵必制號」送入大海。

到了12月25日,葛敦華在「搜索者號」的半年實習宣告結束。雖然因為「搜索者號」始終在外海航行,讓身為槍砲官的葛敦華幾乎無用武之地,但是這6個月的實戰經驗,還是大幅提升了他的世界觀。自此開始,他所關心的不再只是如何在一場海戰中擊沉敵艦,而是如何貫徹海權思想來為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服務。

葛敦華與23名同學在英軍安排下,進入皇家海軍學院的上尉班學習。本來上尉班的訓練時間是一年半,但是因為戰況吃緊被縮減為5個月。就在這個時候,又發生了另外一件改變葛敦華命運的大事,那就是桂永清將軍被派到英國擔任中華民國駐倫敦大使館武官。

桂永清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出身的陸軍將領,是蔣介石的手下愛將,也是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的姪女婿。在中華民國與德意志第三帝國宣戰以前,桂永清曾短暫擔任駐德武官,稱得上有基本的外交經驗。不過蔣介石把桂永清派到倫敦的目的,還是因為他即將在戰後接掌海軍大權,必須與海權大國英國打好關係。

英語流利的葛敦華,被大使館派去擔任桂永清的翻譯。很快的,葛敦華就因為風趣幽默的個性深受桂永清喜愛。有一次他奉命隨桂永清到波特蘭(Portland)街49號,參加中國外交人員與武官的聚會。與會人員有外交部總務司司長李維果、中國國民黨宣傳部英國辦事處處長葉公超與立法委員康澤。

據葛敦華回憶,這四位軍政長官先是做了30分鐘無關緊要的閒聊,然後才進入主題。原來李維果這次來見桂永清的目的,是希望中國駐倫敦武官處每個月為中國國民黨轉交500美元的預算給胡志明。當時胡志明在越南北坡組織「越南獨立同盟」,以游擊戰打擊佔領法屬印度支那的日軍。

此刻美國戰略情報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與英國特別行動處(Special Operation Executive),已經基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考量,向「越盟」提供援助。李維果與葉公超都認為中華民國應不落人後,向一切在東南亞與日軍對抗的游擊武裝提供支援。

李維果說完了以後,葉公超就塞了第一個月的500美金給桂永清。這些資金是由駐英大使館直接提供給胡志明,還是經由英國人統籌後分配給「越盟」,當時還在上尉班進修的葛敦華並不得而知。不過他非常確定的是,中華民國政府如同英國與美國一樣,犯了「援助未來的敵人打擊現在的敵人」的錯誤。

因為胡志明不只是反法抗日的民族主義者,同時還是印度支那共產黨的創始人與馬克思主義的信徒。更重要的一點是,胡志明早期在廣州活動的時候,還結識了時任陸軍官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可見他與中國共產黨的互動亦十分緊密。

基於反共考量,蔣介石原本更傾向於支持阮海臣的越南革命同盟會與武鴻卿的越南國民黨。為此,蔣介石甚至還一度拘禁過胡志明,導致國民政府與印度支那共產黨關係更加惡化。不過拘押胡志明的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將軍同情其「反帝」主張,成功說服蔣介石將他釋放。

圖三 胡志明(左)成立越南獨立同盟會(簡稱越盟);阮海臣(中)創立越南革命同盟會(簡稱越革);武鴻卿(右)是越南國民黨最後的領導人。(來源:維基百科1、2、3)
圖三 胡志明(左)成立越南獨立同盟會(簡稱越盟);阮海臣(中)創立越南革命同盟會(簡稱越革);武鴻卿(右)是越南國民黨最後的領導人。(來源:維基百科123

張發奎不只放了胡志明一馬,還以第四戰區政治工作隊的名義替胡志明訓練了包括武元甲、范文同與黃文歡在內的18名幹部。以這批幹部為基礎,胡志明仿效「延安經驗」成功的在北坡成立根據地,並陸續發展出了20萬的武裝游擊隊員。

此刻無論是阮海臣還是武鴻卿,在越南本土都沒有足以與「越盟」匹敵的武裝力量,導致美國與英國不得不基於「反對法西斯」的優先考量與胡志明合作。而在得到胡志明50年內不在越南實施共產主義的保證以後,蔣介石也追隨美英盟友的角度向「越盟」伸出援手。

讓葛敦華感嘆的是,美英盟軍為了對抗希特勒而扶持蘇聯與法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歷史,居然好巧不巧的在亞洲重新上演。而且更誇張的是,堅決反共的中華民國也參了一腳。雖然說除了「援助未來的敵人打擊現在的敵人」外,盟軍彷彿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但是中美英三國確實將因此在戰後吃足苦頭。


系列其他單元:123